网上有句话这样说的:想要毁掉一个人,就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。这句话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。大多数人的困惑在于,每天的工作都那么忙,除了完成工作还要照顾家里,哪有什么时间学习?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,你的时间是如何被浪费的。是工作效率太低?还是任务安排太满?找到这些根源,你才能实现“时间自由”。
在这个时代,“忙”,似乎成了一个全民的关键词。
我经常收到许多来自读者的求助
总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团糟,想要改变,但该从何入手呢?
每天醒过来,想到又要面对做不完的事情,就一点斗志都没有了。怎么办?
想做的事情堆积如山,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去行动,感觉在荒废生命……
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的文章,不过,基本都停留在方法层面。它们有用,但始终不够深入,未必适合每一个人,也不一定能复制。
所以,我今天想用这篇文章,把时间管理和效率的底层原理讲清楚。
也因为如此,我不会讲市面上常见的方法论,比如番茄钟、重要/紧急四象限、GTD……这些都很好,但它们太有名了,没必要讲。
希望这篇文章,能帮你打通“如何管理时间”的思路,帮助你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,管理好自己的生活。
我把一个人每天所有要做的事情,大致划分成两部分:“必须做”和“我要做”。
什么意思呢?前者指的是“为了维持生存所不得不做的事情”,后者指的是“我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”。
举几个例子:通勤,开会,日常重复的机械性事务 —— 比如填表、整理文档、拉取数据,这些都属于前者。
吃饭,睡觉,打扫卫生,如果有孩子,还要带孩子、哄孩子,这些也属于前者。
如果你习惯在家做饭,那么还得算上买菜、备菜、做饭、洗碗、清理灶台油污的时间,等等,这些都属于“必须做”。
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觉得不堪重负?很多时候就是因为,我们的时间,被这些鸡毛蒜皮、无关紧要的琐事填满,每当我们想歇口气时,它们又悄悄冒出来,让你感觉,每天都在陷入一个黑暗的无底洞。
更可怕的是:当我们终于把它们消灭掉了、腾出了时间,我们往往又会觉得“好累啊,让自己休息一下吧”。于是,我们用娱乐来填补本该是“我要做”的时间,把它们挥霍掉。
这导致什么呢?我们每天都在做着“必须做”的事情,都在为了维持生存而奔波,而仅剩的一点时间,却又轻易地它溜走。日复一日,一天就这样过去了,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。
这就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:吞噬你时间的,往往并不是庞大而复杂的事物,而是这些分散在每一天里面的、平淡无奇的日常。
所以,我要跟你分享第一个大原则就是:想办法压缩一切“必须做”,尽力腾出时间,去做“我要做”。
不妨试一试,把自己每天、每周,所有的“必须做”列出来,再逐条去问自己:
校区地址:辽宁·沈阳市铁西区铁西广场万象汇N座14层
联系电话:024-31018251
在线微信:Lee770631 李老师